先來一個數學題: 有一款商品,售價 $1,000,進貨成本 500(含稅)。過去幾個月平均售出 100 個。 因此:該商品的平均月營業額是 100,000,商品利潤是 50,000。 行銷業務同仁想「讓好賣的商品賣更好」,因此想要做 ...
官網、APP、門市與分店,甚至 Line@、Facebook 粉絲頁,都可以碰觸到「消費者」或是「會員」、「粉絲」...。這就是前端(眾多的小前端)。 將通用的系統、數據、資源,可以變成一個「匯集點」以及「中央處理系統」,例如訂單管理系統、...
傳統行銷的 4P 最初正是為了拓展零售領域的論述,放在「新零售」,或是電子商務時代也毫無違和。 4P=商品(Products)+通路(Place)+價格(Price)+促銷(Promotion) 如果把後面三個 P 換成營運? 4P=...
OMO 絕對是這五年以來,零售業(尤其零售電商相關業者)最愛講的一個名詞,包括各式各樣的解讀,哪一邊 Merge 另一邊,另一邊又走向哪一邊……。 OMO 就是把兩種零售的模式或是工具相互整合,讓優勢得以放大,讓劣勢...
沒有最好的開店系統,只需要找最適合自己需求的。電商能否獲利,核心在商品,關鍵在團隊。因為工作的關係,過去兩年我有參與官網營運的開店平台包括:91APP、Shopline、美萃思、Meepshop、Waca、Wordpress。如果更早期一些...
電商顧問是企業和市場之間的橋樑,透過對現有市場的數據分析,解決產品問題,釐清市場定位和切入點,讓第三方的電商顧問提供專業判斷,帶領企業從電商雲集的市場中,衝出屬於自己的道路。因此電商顧問總是身兼數職,必須懂行銷、懂設計、懂預算、懂營運,他們...
總結來說,我把目前熊老闆當作是一個「會員中台」,三家實體店,甚至部分平台當作是可以碰觸到消費者的前端。每一位已購買的顧客導入「會員中台」後,開始進行分群營運,獲取消費者反饋,並將必要資訊回傳到門市進行(人場貨)調整。
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 52 號 6F